房地产行业事关民生消费和投资发展,历来是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近年来伴随着“房住不炒”的宗旨,各项宏观调控举措密集推出,地产行业的竞争格局不断发生着变化,整个行业积极降杠杆、谋转型,从而不断打造地产行业整体健康持续发展的韧性。随着本年度深圳、上海推出城市更新条例的施行,以及近期国家出台《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关于开展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及举措,数字赋能以及绿色发展的价值正在加速凸显,地产行业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势在必行。
2020 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也是改革与转型的集中期,企业积极地在各种业务场景寻求创新,以达到内部管理效率提升以及外部服务(产品)能力的提升。同时,伴随着中国力争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承诺,地产及建筑行业数字化、智慧化、绿色减碳已经成为热议话题。科技,毫无疑问是地产企业组织转型以及团队能力建设的重要载体及加速器,也必将助力地产行业参与者更好地进行脱碳旅程的准备以及实实在在地付之行动,从而拔得“绿色” 先机。传统地产商与软件、硬件科技方案提供商的共荣共创以及不断迭代和持续创新将成为一种行业新常态。
房地产行业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在利润率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多家房地产企业正在优化其管理机制,改善业务流程,寻找新的业务场景,提升客户的服务体验,以节省成本及开拓收入。要达到以上目的,科技的应用是避免不了的。在房地产企业对科技应用的需求下,一众为房地产企业服务的科技企业也应运而生。由于房地产科技化也是近年才兴起,房地产科技行业相对比较碎片化,企业需要资金的支持,才能进一步发展其技术以及壮大其规模。市场上也有不少传统房地产企业及投资者看好这条房地产行业的新跑道,投资于具潜质的房地产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将可透过资金的支持,进一步发展其技术以及进行市场整合,将来更可成为资本市场上的新力军。
房地产行业是关乎民生的重要一环,随着科技时代的来临,房地产行业正在全方位地与不同科技创新进行融合。地产科技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从房地产的设计、建造及开发环节,到地产项目的投资、销售及运营管理;从住宅地产、公寓酒店,到工业地产、商业地产,科技正在从不同维度融入传统的房地产行业,并在为房地产行业增添新的活力,地产科技正在成为房地产行业的未来。
房地产开发业务如果回归本源,其实高度类似于制造业,是一个在“车间”(土地)将“原材料”(钢筋水泥)生产加工为“商品”(房屋)的过程;而物业、商业等持有型业务究其本质,则和零售业异曲同工,是一个在“空间”(社区、商场、写字楼)出售“服务”(四保、资产管理)的过程。然而,相比制造业和零售业,科技在地产业的应用才刚刚起步,因此,像工业 4.0 时代的智能制造、新零售模式下的私域运营等,均给地产科技提供了绝佳的异业学习样板,现在常见的 BIM 建模、建筑机器人、大会员运营、智慧社区等场景,无不源于此。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房地产行业历史悠长,诞生了一批百年老店,而中国内地的房地产行业从 1998 年商品房改革开始走过了 20 多年的峥嵘岁月,筚路蓝缕、方兴未艾。随着政策、竞争、客户需求的不断演变,以数据 + 技术驱动的地产科技正在不断改变和重塑房地产行业,助力房企的精细化运营和高品质体验,并不断推动中国房地产从过去的“追随者”到今后的“领跑者”。
中国房地产协会探讨地产科技行业的发展机会,分享中国百强智慧房地产企业成功案例和经验,为中国地产科技行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推动行业交流,促进地产科技的蓬勃发展。
这份榜单始终坚持以专业性、公平性和平台性为三大特点,为企业搭建并拓宽各行业赛道。在此过程中,组委会不断扩大各行业网络的内外部连接,并最终增加行业生态系统的整体价值。评选过程由中国房地产协会联合内外部专家共同组成评选委员会,从团队、技术、产品、市场、融资等多个维度,以公开、公正、公平的评价标准对企业进行评估。
2020年中国百强智慧房地产企业
这份名单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一大批地产科技企业涌现出来,且在蓬勃地发展中,包括智慧工地数据化平台、全流程房地产开发服务平台、地产生态链数字化服务商、建造流程数字化、BIM 数据可视化管理与智能服务等等高科技企业,令人耳目一新。当土地和金融杠杆的红利渐渐褪去,地产行业期待更优化的成本、更高效安全的运作、更智能的地产运营和更精准的投资决策等等需求,将催生出更多的地产科技研发力量。依靠科技赋能,是地产行业的一个必然的发展方向,且我们期待越来越多创新技术可以融入到地产行业的各个环节。然而科技赋能在地产行业中的应用和落地是一件复杂而艰难的事情,如何在各个精细、复杂且差异化较大的地产行业场景中有效地应用和融入科技元素是一个长期积累和创新的过程。
推荐阅读:旗龙